无障碍浏览 | 进入关怀模式
宁津县人民政府

宁津县农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

发布时间:2010年01月06日

 

二〇〇九年,在县委、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,县农业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稳定这一目标,紧密结合“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”,认真贯彻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关于加强“三农”工作的方针政策,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,创建“吨粮县”,狠抓工作落实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,被县委、县政府授予综合工作先进单位、平安宁津建设先进单位。

一、今年工作情况

(一)抓好农业项目建设,落实强农惠农政策

一是实施好良种补贴项目。今年我县良种补贴项目覆盖了小麦、玉米、棉花三大农作物,其中小麦、玉米为第一年实现全覆盖,棉花第一年在我县实施。经过农业局、财政局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,共落实良种补贴面积125.3万元,补贴资金1345万元。其中:棉花18.5万亩,补贴资金277.5万元;玉米53.6万亩,补贴资金536万元;小麦53.15万亩,补贴资金531.5万元。

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,争取补贴资金50万元。2009年共采集土样450个,推广配方肥1320吨,使用配方肥面积达到50多万亩。

三是认真核实小麦面积,为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补贴奠定了基础。2009年核实粮食直补面积54.7万亩,落实粮食直补、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593.16万元。

四是抓好棉花高产创建工作。我县争取国家棉花高产创建项目,开展“十、百、千、万”高产创建工程,补助资金20万元。经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,万亩示范片亩产皮棉102.9公斤,全县平均单产90公斤,比非项目区增产14.3%,圆满完成预定目标。

五是加快沼气入户工程建设。全县已建成户用沼气池3950个,新建300立方养殖小区联户沼气池2处;建立健全服务体系,在全县建设沼气服务网点40处,配齐了设备,健全了规章制度。

(二)突出工作重点,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

一是开展高产创建工程。按照建设“吨粮县”的目标,我县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,高产创建活动取得预定效果。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4.7万亩,克服低温冻害、干旱、飓风等自然灾害,平均单产486.5公斤,同比增9%,总产26612万公斤,同比增14.6%。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单产643.8公斤,百亩高产示范田单产593.7公斤,万亩高产示范方单产529.3公斤,比全县平均单产高8.7%。全县玉米种植面积53.6万亩,单产592.9公斤,同比增7.5%,总产31779万公斤,同比增28.1%。玉米十亩高产攻关田单产775.5公斤,百亩高产示范田单产732公斤,千亩示范片单产712公斤,万亩高产示范方单产686公斤,比全县平均单产高15.7%。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新高。

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发展。我们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我县小麦、玉米科研育种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。目前已有四个品种通过审定,其中小麦品种“良星99”和“良星66”审定后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。国审玉米品种“良星4号”和天津市审玉米品种“良星8号” 推广迅速,良星系列品种已累计推广6500多万亩。5月23日我县成功召开了良星科技现场观摩暨成果转化恳谈会,省种子管理总站和市局领导出席了这次大会,有7个省459人与会,签订合作协议62份,达成合作意向276份,签约金额5500多万元。

三是积极开展抗旱救灾。今年春季我县小麦遭遇特大干旱,我们通过争取资金20万元,联系化肥生产企业,定制小麦配方肥100吨,及时发放到各乡镇,支援抗旱救灾。同时,我们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,开展讲座35次,电视讲座4次,发放明白纸4万到份,指导抗旱救灾。

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。我们积极帮助企业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建立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企业与农户结成“利益共同体”,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,新发展成立农民合作社30个,新培植规模农业龙头企业5家。

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。宁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经省发改委批复,我们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。认真组织开展 “安全农资下乡”活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,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,出动执法人员590多人次,检查农资经营户180多户,有效杜绝了违禁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。通过与各乡镇签订《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》,乡镇实行“分片包干、责任到人”,落实监管责任制,加强了日常监管,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明显好转,保障了十一运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六是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。做好农户土地承包资料的微机录入工作,为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奠定了基础。对涉农收费全部纳入监督卡管理,完成对856个村到户承担水费方案的审批审核工作。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,积极处理,共处理17起,达到了群众满意,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。以全省农民负担检查为契机,对全县涉农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,发现问题,及时整改,促进了各项减负政策全面落实。

二、明年工作安排

2010年,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,新挑战,我们将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重点实施好四个重点项目、抓好四项重点工作。

一、实施好四个重点项目建设

一是实施好良种补贴项目。2010年,棉花、玉米、小麦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,总补贴面积达到120万亩,我们重点做好补贴面积的核实和统一供种工作。

二是抓好标准粮田项目。标准粮田项目区安排在大曹镇,涉及44个村,总投资947万元,主要进行方田建设,配套沟、渠、路、林、井,建成3万亩高产稳产粮田。目前,已完成前期设计、招标工作,计划2010年开工建设。

三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。计划在全县采集土样500多个,推广配方肥1500吨,全县使用配方肥面积达到50万亩。

四是抓好高产创建项目。2010年,我县棉花、玉米、小麦高产创建列入全国项目县,我们认真制定工作方案,在保店镇和大曹镇各安排1个“小麦-玉米”高产万亩示范方,在杜集镇安排1个棉花高产万亩示范方,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,集成应用各项高产农业技术,认真实施好高产创建活动,努力实现粮棉高产创建目标。

二、做好五项重点工作

一是做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。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,加强监督,做好2010年小麦种植面积的核实工作,为补贴资金的发放奠定良好基础。

二是做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。我县明年小麦育种面积可达到10万亩,公司与农户通过签订繁种合同结成利益联结体,公司以高出商品小麦市场价10-15%的价格进行回收,促进育种农户增产增收,打响我县良种繁育基地的品牌。

三是抓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。我们将继续扶持山东良星种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,加快新品种的科研步伐,形成科研、育种、经营、推广“四位一体”的产业化发展模式,帮助良星种业抓好农科院的建设。

四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。我们根据《宁津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安排,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的要求,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,在全县建立13个“五有”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,健全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。

五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换发补发工作。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,克服困难,抓好示范乡镇、示范村,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工作。同时建设好县、乡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大厅和乡镇土地流转大厅,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途径,依法开展土地承包仲裁工作。

 

附表: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

 

二〇一〇年一月六日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附件:

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

 

1、2009年农业总产值 36 亿元,同比增长 4 %。

2、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,同比增300元,增6 %,其中来自粮食作物1338元,蔬菜428元,畜牧养殖874元,二三产业收入2840元。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之比为1:0.8:0.3。

3、“吨粮市”创建活动情况分析:粮食播种面积108.3万亩,单产539.1公斤/亩,总产58.38万吨,分别较上年增长11.24万亩、44.6公斤/亩,10.38万吨,同比增长11.5%、9%、21.6%。其中:小麦面积54.7万亩,单产486.5公斤,总产26.6万吨,分别较上年增长2.64万亩、40.5公斤/亩, 3.4万吨,同比增长5%、9%、14.6%。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643.8公斤,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593.7公斤,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29.3公斤;玉米面积53.6万亩,单产592.9公斤/亩,总产31.78万吨,分别较上年增长8.6万亩、41.8公斤/亩, 6.98万吨,同比增长19.1%、7.5%、28.1%。玉米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775.5 公斤,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32公斤,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12公斤,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86   公斤。

4、产业化经营:2009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020000万元,利润50000万元,新增龙头10个,其中:国家级0家,省级0家,市级3家;带动农户10万户,新建基地 10万亩,发展订单生产50万亩;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,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经营的达到500 元。

5、2009年农业产业招商项目 1 个,引进资金350万元。

6、科技培训情况:2009年培训人员 0.5 万人,劳务输出  0.3万人,劳务总收入2400万元,户均增收8000元,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人口的25%。

7、2009年农产品市场交易额107257.05万元,同比增长3.5%;改、扩建农产品市场2处,总投资额300万元。农产品交易市场13家,其中销售额过亿元的2家,过5亿元的0家,过10亿元的0家。销售额最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 张大庄粮食市场 ,销售额为 2.2 亿元。

8、2009年出动农业执法人员 125 人次,检查农资经营户 320 户,查扣假冒伪劣农资 0 万吨,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 0 万元。

9、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 35.1 万亩,推广面积90万亩,取土壤样品400个,获取检测数据4500项次。

10、2009年新建户用沼气池3950个,新增出料车14台,新建服务组织40个,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 2 处,其中完工2 处,在建0处,新增太阳能热水器 0.22 万余台,扩大集热面积 0.44  万平方米。

11、2009年获得“三品”认证 1  个,其中无公害农产品0 个、绿色食品 1 个、有机食品 0  个;获认证“三品”基地面积 3 万亩;新建“三品”基地 1.5 万亩,带动 3 万亩。

12、2009年病虫害统防综治面积 0 万亩,减少粮食损失 0 万吨,棉花损失  0   万吨。

13、2009年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服务 1530 人次,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 185 场次,培训农民 100000人次,发放技术明白纸 12 万份,推广先进适用技术 5 个。